![]() |
酒店夫婦。 照片來自www.fanpop.com |
在上一篇預告了要回答「為什麼尚萬強要把女兒嫁給小屁孩馬里歐呢?」真是自己挖坑,有點想賴皮,但說出來了就得做到。所以在毛奇自己轉身跳坑前,先讓我們聊一些其他的好了。
因為自己屬性對於圖像語言比較敏感的關係,我很想讚許這部片的美術場景設計,也談一點。悲慘世界即使改編成電影,在場景畫面上仍然保留了很多舞台劇的場景特性。比如說,背景傾向於形成固定框,由人物行走在其間敘事,讓故事線開展。鏡頭大量地用平行移動的鏡頭,從這個角色帶到另外一個角色。在服裝搭配上,也傾向讓場景的色調一致、凸顯出段落的主角。但還是能夠靈活地轉換在兩種表現形式之間,取其長處,難怪本片囊括剛出爐的英國奧斯卡相關獎項。進一步,美術設計人員有在場景內暗藏符號暗示的巧思。除了之前提夏維領便當前的神父cosplay,還有片子後半段,爸爸尚萬強在回憶和思考馬里歐和珂賽特的情事時,場景建築有一個模糊但明顯的大眼睛塗鴉。大眼睛宛若上帝之眼,俯瞰凝視著尚萬強的思索和抉擇。
酒鬼夫婦是悲慘世界的丑角,貪婪的小奸小惡。大概是日常生活中可見的厭惡集合。就我自己來說,如果實際生活中有這樣的人,這是屬於最令人沒輒的類型。大奸大惡通常沒時間跟你計較蠅頭小利,有時候還會使人心生讚嘆,(這種超乎想像的事怎麼幹得出來);小奸小惡則是純然的惡夢,致力於在他人倒楣時候多踹一腳的藝術。倒楣鬼心裡一邊想著「不會吧、又要來了嗎?」的同時,一語成讖讓你雪上加霜。不過劇本還是讓他們活了,並大致目睹參與了整個時代氛圍。為什麼雨果讓他們活呢?以我這樣歷史文本控的回答是這樣的:因為歷史向來種敘事拼湊出來、逼近真相的結果。法國國家對於歷史會有個政治正確的觀點,有神人如尚萬強人生所敘說的當代歷史(他的女兒女婿絕對會把這段說的非常感人),但是民間由酒店夫婦這樣阿撒不魯的人說出來的稗官野史也是必須的。讓他們活,讓他們說另一個版本,革命和底層社會的故事。這種事後拼湊真相,眾說紛紜的困惑,大概也是歷史書寫的趣味之一吧。
附帶一提,其實他們演的很好。
另外一個我覺得演的很好的角色,是革命的第一個犧牲者,街頭的貧窮小男孩。
最後終於來到了帥哥(?)馬里歐,
![]() |
找好久終於找到一張比較帥的,他身上大不列顛的味道也太濃了吧~ 我覺得接下來我對他可能沒什麼好話,先跟讀者懺悔一下。 |
本來我實在是蠻在意這件事的,怎麼讓英國特性這麼明顯的臉孔來演這樣革命青年的角色呢?英國可是數百年來奉行英式幽默的傳統,從十八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到2012年的法國總統選舉,不時隔著海峽ㄎㄎ唱衰的鄰居啊。後來反省一下,除了導演是英國人,本片用了大量的英國籍演員(酒店夫婦都是)、另外就是,像這樣實在是沒什麼特別建樹的角色,或許讓英國人演比較好。比較不會傷害民族的情感。
馬里歐是帶了家中財寶離家出走參與革命的少爺,感覺呆呆的。片中年輕的妹都愛他。也因為他跟珂賽特的關係,岳父大人拼死拼活為了愛女也參加了革命,把他救出來。他在街頭戰場昏過去後,什麼也沒記得,一直到很後面才發現真相。在事件平息,跟珂賽特舉行貴族式的婚禮後,還好有及時趕到尚萬強的身邊。讓一家人在臨終團聚,強哥得以善終。但到底,少爺馬里歐歷經街頭洗禮後,還是回去他出身的貴族階級去了。
![]() |
捲捲金毛哥好帥,是個真正的革命黨人哥 |
某種程度來說,我覺得馬里歐不是革命青年的中堅份子吧。
尚萬強不愧是:坐過牢、經商成功、管理市民有方,黑白政商通吃、潛規則瞭若指掌、還力大無比的神人。他一定是洞悉了這些,並預見法國各式革命之勢在必行,才放心地把女兒交給馬里歐的。(所以說什麼都要保住馬里歐!不然就沒戲唱了...)
最後我有點想說不相干的,比較像是嘗試的思考。
不知道讀者\觀影者有沒有想過呢,為什麼尚萬強願意為芳婷和她的女兒做那麼多?實際作品在創作的時候,雨果應該不知道會是Ann來演這個角色的呀。(如果事先知道的,那這一切都非常合理,沒什麼好討論的)另一方面,在一般的狀況下,一個老闆為單一一個女工作那麼多也蠻奇怪的,職場性騷擾然後解職也不能夠說絕對沒有先例。我在看的過程中,是有意識地想將片中的角色行為,看能不能夠呼應到法國大革命「自由、平等、博愛」三個信念裡去的。自由和平等應該不必說了,前面有談過。那至於「博愛」,我認為尚萬強對於芳婷的關懷,不只是出於愧咎而已,還有法國革命的博愛、友愛精神部分。法國革命所高唱的「友愛」,和亞當斯密稱為同情心(sympathy)或同類情感(fellow feeling)的,是同類的東西。亞當斯密所說的同情,是把自己變成對方來思考的想像力,這樣的共感,和利己心是可以共存的。因為在邏輯上來說,如果我本把自己變成對方來思考,就不得不承認對方的利己心。法國革命時期,友愛表現為工匠勞動者的association;但在後來革命的過程中,這個觀念被國族吸收了。總之,這個友愛的精神、能夠將自己推至他人立場同情的能力,也是法國革命成功發生的要素之一。而尚萬強從他的義舉體現了這點。
悲慘世界的結局是充滿希望的。在夢裡,那個美好的明天,不分人群與階級,站在家私堆起的堡壘上,這是一場平民的戰爭。勝利的戰爭。充滿了光亮和希望。即使它還是「夢」。One day more...的意義得到了轉折,從乞求苟活的再一天,到懷抱著希望的「下一個明天」。
所以,悲慘世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淺顯的道理是,即使名稱被取的很慘,人生還是充滿希望的。你看那些名字叫罔市的人,不也吃的高高壯壯嘛。就算不說那麼多大道理和歪七扭八的見解,抱持著娛樂的心情看電影的人,一定可以在本片得到很好的愉悅和感動。敬祝大家觀影愉快~
延伸閱讀:
柄谷行人 倫理21
柄谷行人 世界史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