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心風暴】|無雷的
跟很久沒見的資工時期同學見面,其實內心有點感觸。
之所以會有點感觸這件事,實在是太明白學科和生活圈的差異,意味著的語言差異,我是對於無法用語言辭以達意的溝通這件事有時後有點焦慮的類型。我是覺得人大多時候都以為熟悉了世界,但其實沒有,或者說,比較熟悉自己版本的世界,這種時候,對話要多花點力氣,來連貫彼此的宇宙。而交友既不是做田野,我實則完全不想用問話的技巧來爬梳我的朋友,或盡快進到某種理解的狀態。而是喜歡緩一點的,舒服的相處。
總而言之,為了避免這樣的尷尬與多慮,最好的方式就是少量出手慎選場合,哈哈哈。所以就約去看電影。
約了時間,白天順利把這周圖的進度完成,出去看就很沒壓力。麥特同學實在是個細節留心的人呢(一定要稱讚一下:D)。
麥特同學本來就一天到晚都在看電影,所以尺度遼闊,事實上我也不大知道他怎麼想這部片的,呃,共識就是很舞台劇吧。空間的方式,景進來的方式,角色性格呈現的方式,劇情推進的方式,平面的鏡頭拉的方式,我覺得應該是看了前面就會發現他的舞台劇身世。
但事後回想的話,在視覺上我很喜歡導演一個巧思,就是讓Meryl在有三面鏡的梳妝台前面說話的scene。會一次出現Meryl本人和兩個不同角度的倒影,這種困難的事給戲精做一點都沒問題的。我也喜歡一次三個,正面、側面、腦勺或斜側面的剪影樣子,是種有古典剪影的象徵味道。是不是誰說過,印度電影老是出現三個人(影)的組合影像,因為這跟他們的人觀有關係(硬是要人類學)。
其他的時候,就是中西部公路的荒野和光影色調了吧。沒什麼時間留動其中的感覺,(這點也很舞台劇),某種程度來說,我是不喜歡那種凝固的家庭片的,好把衝突推到極致。但是這部很好,即使他這麼做,我還是覺得挺好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